2008年2月15日 星期五

孩子的恐懼其實是大人给的

 



歐菲莉亞相信她看見的昆蟲是妖精;對於初次拜訪的迷宮感到興奮;相信初次見面的牧神(也就是羊男)說的故事與考驗。她打開神奇的書,來到橡樹泥濘的根部,無視蟲蛇而獨自面對癩蛤蟆指控他的無恥,完成考驗取回鑰匙。在歐菲莉亞,一個孩子的眼裡這些都比不上一個陌生的父親來得可怕。

歐菲莉亞的母親說:『妳要叫他爸爸。那不過只是個名字。』
我們為什麼教了孩子恐懼再教勇敢?

她不怕那些自然界裡的生命,她不知道牧神給的考驗會將她帶往何處,她質疑過牧神的故事,但終究選擇相信。最後殺了歐菲莉亞的是她陌生的父親還是她所相信的童話?

歐菲莉雅對在母親腹中搗蛋的弟弟說起了一個故事:『……有朵魔玫瑰,摘取者將不死。但沒有人敢接近,因為它的刺充滿了毒液……』你願意相信嗎?即便她的刺充滿毒液你也能無所畏懼地摘下她嗎?

 
歐菲莉亞的母親一開始就對她和她的童話書說:『妳已經長大了,不應該滿腦子這些鬼扯。』


當上尉發現床底下的曼陀羅根;歐菲莉亞的母親更激烈地說了一次:『妳快長大了,你會發現生活不是童話故事,這世界很殘忍,你會學到,即使會痛苦。魔法不存在,不管對你對我或是對任何人。』

 

歐菲莉亞讀的那些童話書是從哪裡來的?不是母親給的嗎?為什麼我們先讓孩子相信童話了又否決它?為什麼一開始讓孩子相信卻總是大人首先退縮?為什麼大人總是先對自己的意念半途而廢卻要求孩子必須貫徹始終?

 
終究,歐菲莉亞最後沒有長大。她不必放棄她相信的童話,而到了她所相信的寧靜祥和的地底王國當她真正的公主。我們都沒必要為她哭泣。她相信,她勇往直前,她做了她自己的決定,真正到達她的童話。

這相信的力量讓我想起前不久看過的松子;我們最終都免不了一死的,差別就在死於何處而已;在自己的意義裡還是在別人的意義裡?


 





2 則留言:


  1. 我是歐菲莉亞
    好感傷

    版主回覆:(02/13/2008 03:44:36 PM)


    那麼就死在自己的詩裡吧:)
    (抱)

    回覆刪除
  2. 當初我去戲院看這部片子
    也是傾向女主角最後死了的結論^^

    版主回覆:(02/16/2008 07:06:36 PM)


    但就另一個層面來說那也是一種活著:)

    回覆刪除

魚飼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