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

傷心欲絕




到底我們對於一個記者的人品該不該有所期許呢?這個問題讓我想到前幾天聽楊乃文的表演感覺不到靈魂,還有楊佳嫻的作品(我甚至不想稱之為詩)總是老套的要命,似乎是一樣的問題。

始終我們都在抱怨這個世界太不美好,為什麼烏托邦只存在於想像之間,為什麼總是需要憑藉生活的小確幸來取暖,而卻總是有人自甘成為縫隙,讓空氣充滿污染的沙塵暴?

我有很多有才華的朋友,但他們的才華幾乎都只能夠成為下班後的閒暇興趣,為什麼不改變生活的方式呢?這個社會的規範和體制就是將人消磨到剩下贅肉和製造垃圾的功能,但真的有勇氣捨身抵抗體制的人又有多少?和體制共存才是真正的成熟嗎?對不起我好幼稚。

傷心欲絕解散真的讓我傷心欲絕,幹你媽的。

2014年1月10日 星期五

<童話書> By 揮劍

<童話書> By 揮劍
給珍妮

在微醺的日子我們回到用滿滿的水杯傾斜觀看風景的
生活一個浮泛的男人帶著他的吉他盒演出
我預想放了銀幣,向對方點頭的場面。如此不真實地
把自己忽略就不用再和他一起為虛設的大佈景
做一滴墨。
我們拿出許久沒運用的鎖匙。挖轉一條道路讓自己進入

森林很輕巧地變化,自然地躍過我。乘著一條
假滑梯我們拆穿了水滴。擦穿了許多
纏繞盆骨的梗。陽光的梗率先萎爛,摸著黑暗
趕著大霧程式化之前把他人的結繫在身上
吊起就能避開無火的恐懼。晚上我們築起城牆
減少呼吸。用微弱的聲息刺探彼此的傷勢

追隨音樂、追隨萎蘼、追隨漏光的
損耗。追隨隨意二分的路線,追隨
已經掛起的紅旗。追隨摩托車的頭髮
追隨安居靜夏的紗帳。追隨在門前織帳的老女人。
追隨揭竿獨立的風箏追隨
如死
一般強地

那些我們看過的風景已經隱秘如老貓再不會攀上
我們沿來時退出的路留下毒餌
留下